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 “医生,我自从被查出血糖有点高之后,这日子过得可太痛苦了。 这不敢吃,那不敢喝,每天都提心吊胆的,连觉都睡不好。” 坐在我面前的李大爷一脸无奈地抱怨着。 李大爷是一位退休教师,几个月前体检发现血糖偏高,从那以后,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 他接着说道: “以前我最喜欢吃红烧肉了,现在只能看着别人吃。 晚上睡觉前要是感觉有点饿,也不敢吃点东西填填肚子,就怕血糖一下子升上去。 我感觉我现在都有点神经质了,这样活着还有啥乐趣呢?” 我非常理解李大爷的感受,像他这样因为血糖偏高而过度克制自己的患者不在少数。 其实,大家对高血糖存在很多误解,认为只要血糖比正常范围高一点,就必须严格控制饮食,限制生活中的各种乐趣。 然而,根据浙江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,当血糖不超过某个特定值时,不需要过度克制自己,完全可以该吃吃、该睡睡。 那这个特定的值是多少呢? 一般来说,对于大多数成年人,如果空腹血糖在6.1-7.0mmol/L之间,糖化血红蛋白在5.7%-6.4%之间,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。 在这个范围内,虽然血糖已经高于正常水平,但并不意味着要像对待糖尿病患者那样严格限制自己。 为什么会这样呢?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血糖的基本知识。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,它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。 正常情况下,人体的血糖水平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,受到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调节。 当我们进食后,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,然后进入血液,导致血糖升高。 这时候,胰岛素会分泌增加,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利用或者储存起来,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。 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来说,身体的血糖调节机制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小问题,但还没有完全失去控制。 如果在这个时候就过度限制饮食,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效果。 比如说,过度节食可能会导致身体营养不均衡。 李大爷告诉我,为了控制血糖,他现在几乎不吃主食,只吃一些蔬菜和少量的蛋白质食物。 这样长期下去,身体会缺乏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,人会变得虚弱、乏力,还可能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,因为大脑主要依靠葡萄糖来供能。 而且,过度节食还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,反而不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。 再说说睡眠方面。 李大爷因为害怕晚上血糖升高,即使半夜饿醒了也不敢吃点东西。 其实,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。当夜间出现低血糖时,身体会启动一系列的应激反应,分泌一些激素来升高血糖,这些激素可能会导致血糖反跳性升高,并且这种血糖的波动对身体的危害可能比持续的轻度高血糖还要大。 那么,对于血糖处于这个范围的人群,应该怎么做呢? 饮食方面,不需要完全摒弃自己喜欢的食物。 像李大爷喜欢的红烧肉,其实是可以适量食用的。 不过,要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用量。 可以选择瘦肉部分,采用炖煮的方式,减少油脂的摄入。 在进餐顺序上也有讲究。 建议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质食物,最后吃主食。 这样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,避免血糖迅速升高。 睡眠方面,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。 如果晚上睡觉前感觉有点饿,可以适量吃一点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一杯低脂牛奶或者一片全麦面包。 这样可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,有利于血糖的稳定。 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。 对于血糖处于这个范围的人群,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有助于控制血糖。 像散步、太极拳、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都是非常适合的。 李大爷说他以前每天都会去公园散步,自从担心血糖问题后就很少去了。 我告诉他这是不对的,应该继续保持散步的习惯,并且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运动的强度和时间。 定期监测血糖也是必不可少的。 虽然不需要过度紧张,但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可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。 可以每周选择一天,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,这样可以观察自己的饮食、运动等对血糖的影响。 我对李大爷说: “您啊,不要太担心了。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,在血糖没有超过这个范围的时候,还是可以享受生活的。” 李大爷听了我的话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 总之,当发现自己的血糖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个范围时,不要过度恐慌和克制自己。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,通过合理的饮食、适当的运动、良好的睡眠和定期的监测,保持血糖的稳定,提高生活质量。 希望更多像李大爷这样的人能够了解这些知识,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,过上健康、快乐的生活。 |